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879部分

晋霸天下-第879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的,所以,尽管心急如焚,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冒着风雪继续前进。



    不过,也正是因为大雪纷飞,所以,王午派遣的斥候并没有认真的前往辽水的西岸探查,而是躲在山洞之中避雪,从而没有及时的发现慕容恪麾下的兵马。



    仅仅五六日的工夫,慕容恪麾下的五万精锐兵马便抵达了昌黎郡的宾徒城,并与集结在这里的五万兵马会师。



    “将军,从宾徒到辽水仅有两日的路程,我军明日一早出发,后日傍晚之前,便可以抵达辽水西岸。”一名部将看向慕容恪,正色说道。



    慕容恪摇了摇头,大声道:“不行,一日之内,我军必须抵达辽水,并立即横渡辽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发起全面进攻,决不能让敌军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将军,连日的冒雪急行军,将士们都非常的辛苦,一日就要抵达辽水,是不是太急了些。末将担心将士们的体力受不了。”一名部将担忧的说道。



    慕容恪连忙摆手道:“本将已经说了,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敌军发起突袭,若是缓慢行进,待我军抵达辽水的时候,敌军就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如此。我军取胜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是,将军。”部将显得无话可说。



    慕容恪看向一名驻守宾徒的将领,正色问道:“敌军有什么动向?”



    这名将领如实说道:“禀将军,敌军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已经开始进行备战,新昌、安市、居就和汶县的半数兵马都调往襄平,并在襄平附近全力备战,看样子是要死守襄平了。”说完看向慕容恪。



    慕容恪微微点了点头,正色道:“看来敌军以为我军会全力进攻襄平。所以在襄平城周围部署了大量的兵马,不过,这样一来,其余几座城池的兵马就少多了,我军主力当避开敌军全力防守的襄平城,先攻占新昌、安市等城池,而后将襄平城全面围困,如此。辽东唾手可得。”



    “将军英明。”部将连忙拍了句马屁。



    慕容恪思索了片刻,正式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他命令昌黎郡的五万留守兵马,兵分两路向襄平城方向进攻,而他自己则统领五万精锐大军,乘船走水路,并在汶县的背后登陆,而后一举南下汶县、安市和新昌。并与正面进攻的五万大军两面夹击襄平城,并预测将在围攻襄平城的三日后攻破襄平,而后主力大军立刻回援蓟城,并留下五万大军继续向南推进,以拿下整个辽东半岛。



    而就在慕容恪快要抵达辽水的时候。谢艾麾下的二十万兵马已经集结完毕,先头部队更是已经抵达易水南岸,并开始扎营和刺探对岸燕国大军的各种情报。



    主将谢艾已经下决心,要在一个月之内攻破蓟城,拿下燕国的都城,然后,一路向北平推,彻底收复幽州和平州。



    不过,谢艾心中对辽东的局势非常的挂心,他已经得知辽东地区迎来了特大的降雪天气,这对于防守的军队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不过,慕容恪毕竟不是泛泛之辈,而且,其统领的兵马高达二十万,王午能坚守辽东多久,他无法准确的判断,不过,他自然希望王午能够守住辽东,至少也要坚持一个多月,如此,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便无法有效的增援蓟城,这样一来,他麾下的主力大军,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攻破蓟城了。



    “将军,斥候刚刚探明,易水对岸的敌军大将是燕国名将慕容霸,兵力大约有七八万。”一名部将大声向谢艾汇报道。



    谢艾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并看向身旁的部将,轻声道:“燕国留守蓟城的兵马,几乎全都在易水北岸了,我军只要击破易水北岸的燕国大军,蓟城乃至整个幽州,就都是我大晋的领土了。”



    “将军说的是,这一战我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二十万援兵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如此,我军岂能不胜,敌军岂能不败。”部将随口附和道。



    谢艾想了一下,正色道:“邓羌和杨安麾下的十万兵马,至少还需要十余日的时间才能抵达易水,桓冲麾下的兵马更是还需二十余日,所以,我们不能等候他们了,攻破易水防线,我们冀州军团完全可以胜任。”



    “将军说的是,对岸的燕军仅有七八万,而我军却足有二十万兵马,这一战我军没有不胜的理由。”一名部将说道。



    “将军,两日后我军便可以抵达易水南岸,第三日便可向对岸的燕军发起进攻。”部将说道。



    谢艾正色道:“没错,这一战,我军必胜,不过,慕容霸也是燕国名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既然敌军兵马少,我军可分兵多路,一同发起进攻,如此,燕国守军顾此失彼,必然难以防守全部的易水防线,总有一处会被我军突破。”



    “将军英明。”部将大声恭维道。



    在燕国蓟城的燕王宫之中,燕王慕容俊显得非常的焦躁,谢艾亲率二十余万主力大军向易水方向步步紧逼,这给了他太多的压力,让他感到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



    慕容俊的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之中来回的踱着步子,大殿之中的空气仿佛窒息了一般,几名重臣不敢说一句话。



    “王上,易水方向刚刚传回消息,敌军先头三万大军已经抵达南岸,并大规模的砍伐南岸的树木,看样子是要搭建浮桥。”就在这时,易水方向又一次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慕容俊闻言,心里不自觉的又跳了一下,谢艾军团的主力兵马行动迅速,可以看出很快就会向北岸发起进攻了,而北岸的守军仅有慕容霸麾下的七八万大军,能否坚守到慕容恪的主力大军返回,他心里也打起了鼓。



    其实,在下决心先解决辽东问题之时,他没有想过谢艾军团的反应会这么快,而此时他的心里却后悔的要命,毕竟,若是蓟城丢了,就意味着整个幽州都将不保,而这样一来,大燕国的威望就彻底的损失殆尽了。



    此刻,他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慕容霸能够坚守足够长的时间,如此,只要得胜的慕容恪返回蓟城,压力就会小很多。



    “王上,谢艾军团大兵压境,是否将主力大军调回,以应对眼前的危机。”一名大臣开口说道。



    “不可,辽东的敌军兵马,是插在我军背后的一把尖刀,必须尽快给予剿除,相信我军主力一定可以很快解决辽东问题,而后迅速回援蓟城。”不等慕容俊回答,另一名部将立马反对道。



    慕容俊自然也希望辽东的敌军可以被迅速剿除,从而在解决了侧面祸患之后,全力以赴的对付正面的敌军,于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王上,敌军此次进犯我大燕,兵力极为庞大,后续的二十万敌军一旦抵达,我军的压力会更大,所以,若要渡过这次危机,我大燕国必须与四周的小国结盟,以增加力量,此事刻不容缓,王上必须立即决断。”一名大臣正色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军攻入辽东
    慕容俊早已派遣臣子前往周边的小国,以牺牲燕国些许利益的代价,换取周边小国对自己的支持,但若要与周边小国军事结盟,并让这些小国派遣大军支援自己,则必须牺牲更大的利益,究竟需要牺牲多大的利益,才能换取周边小国的军事支持,慕容俊心里并不是很清楚。



    此时,大燕国已经危在旦夕,慕容俊的心里非常焦急,所以,即便是牺牲燕国的重要利益,他也在所不惜,毕竟,一旦燕国被灭,他所有的利益都将失去,与其全部失去,不如舍弃部分利益,以换取大燕国可以延续下去。



    “爱卿觉得,若要让高句丽等国出兵支援我大燕,需要给予他们多少好处?”慕容俊看向这名臣子,正色问道。



    “回王上,若要获得军事支持,必须舍弃大半的土地,以土地的诱惑,让这些小国充当我大燕的马前卒,另外,还要倾尽所有美女和财物,赏赐给诸小国,以收其心,如此,必然可以挡住晋军主力。”臣子正色说道。



    “不行,我大燕国的土地都是几代先祖用性命换来的,如何能够大片的送入,以美女和财物赏赐小国,更是软弱。”一名大臣立马就大声反对了起来。



    慕容俊自然也不希望损这么大的利益,不过,晋军兵马的巨大威胁'无''错'小说 m。quledu。com,还是让他妥协了,他决定采取臣子的建议,牺牲巨大的利益,换取众小国的军事支持。



    “本王想知道你具体的计划?”慕容俊看向这名臣子,正色问道。



    “是,王上,微臣就斗胆进言了。”这名臣子应了一声,指着大殿之中的地图。正色道:“马韩,辰韩,牟韩在带方郡以南,我们可以将带方郡让给他们,以换取他们出兵增援辽东,乐浪郡以西是沃沮的土地。沃沮王对乐浪早有觊觎之心,此次晋军大军来袭,就算我大燕不将乐浪郡送给沃沮,沃沮王也会自己来拿,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将乐浪送给沃沮王,以换取沃沮王出兵进攻辽东的晋军,还有,高句丽一直觊觎辽东。而如今辽东却在晋军的手中,就算我军主力可以消灭辽东的晋军,势必还要留下兵马驻守辽东,这样一来,回援蓟城的兵马就相对弱小了,所以,不如许下诺言,将辽东郡全部割让给高句丽。而高句丽王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此。高句丽一定会倾尽举国之兵西进,进攻辽东的晋军,如此一来,辽东方向便有三韩、沃沮和高句丽三支大军助我大燕,晋军再也不能威胁我大燕国的侧翼了,这样。我大燕国的全部兵马,就可以集中力量的对付冀州涌来的晋军主力了,还有,玄菟郡以北有扶余、挹娄、濊貊三国,我大燕可以将玄菟郡以北的土地割让部分给这三国。并广选美女和财宝送给三国,并让他们各出数万精兵增援蓟城,还有,远赴大漠的代国一直与我大燕国是盟国,此次我大燕国有难,自然也要要求代国出兵增援,并许以厚利,如此一来,我大燕国一定可以战胜犯境的晋军兵马,并将其击败,若是运气好的话,我大燕国可以携胜利之势南下,一举攻占整个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这名大臣说完,深深的吁了口气,并看向慕容俊,等待着慕容俊的回答。



    “王上,不可啊!这样一来,我大燕国大半的土地就都给割让出去了,先祖们地下有知,一定不会原谅我们的,还请王上三思。”一名臣子立马反对道。



    “王上,割让土地是卖国行径,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这么做啊!”又一名臣子大声反对道。



    显然,一下子割让这么多的土地,众臣大部分都感到有些接受不了,就连慕容俊也觉得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割让如此多的土地,本王百年之后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啊!”慕容俊感慨了一句,不过,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