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县委组织部长 >

第129部分

县委组织部长-第129部分

小说: 县委组织部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老同学这种客气得发腻的声音,韩江林真不是滋味,心想,即使地位变化,我的心态没有变化,同学的亲密关系也不想发生变化啊。他气粗地说,听谁说的?

  吴传亚一时语塞,犹豫半晌说,组织部已经风吹草动,机关如临大敌。

  韩江林笑道,好像还没有发生地震,你们这些所谓的政治生物就想搬家了?

  我们搬什么家,往上搬呀还是往下搬呀。

  握住命运的睾丸,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部长就是那只命运的睾丸呀,吴传亚笑了,也开了一句玩笑,语气轻松了许多,在部长眼里当官是和女人*呀,想生男就生男,想生女就生女呀?你就让我生过男孩呗。

  韩江林明白了吴传亚的意思。韩江林想把吴传亚下放乡里任职,增加自己在乡镇一级的政治基础。屠晋平和马书记只同意让吴传亚先任大地乡长,原乡长转任书记。官员们常把乡镇书记和镇长比做一对夫妻,在分工时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大事女主小事,如同歌词所唱,你挑水来和浇园。

  吴传亚以隐语提要求,韩江林自然只能以隐语暗示,说,男女都一样,谁叫你还这么封建呀,如果你真想要一个男孩子,食物、情感的投入程度都能够改变孩子性别,你不妨研究一下食谱改变孩子的性别。

  吴传亚在中学时代和韩江林同为校监球队员,配合十分默契,对韩江林的话心领神会,问,这种科学方法管用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韩江林说,不忘补充一句,如果不谋,什么事也不成。

  刚挂了电话,谌洪的电话接着而来,他是个急性子直筒子,不待韩江林开口,劈头一句,有戏吗?

  韩江林反问,什么戏?

  机构改革不是紧锣密鼓地开场了吗?谌洪说,分配给我演什么角色?

  公安局的同志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文件为准绳,不能道听途说。韩江林严肃地批评道。为了谌洪能够出任公安局长,韩江林没少费力,和他一起出谋划策。也就是说关于干部任用的事情,事前事后说说无妨,现在是事中,任何不小心都会使以前的努力付之流水。

  谌洪倒也大度,爽快地说,是,我一定谨记部长教导。

  队员们陆续进来,韩江林说,国胜,你组织大家学习一下考察纪律。

  李国胜拿起由韩江林负责拟定的干部考察纪律有板有眼地念。两个电话弄得韩江林挺不是滋味,心想,每到关键时刻,这些亲如兄弟的同学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好像他这个部长是他们的利益抓手一般。

  学习完考察纪律,韩江林就考察时间和顺序做了安排。他们当天就赶到了考察的第一站,大地乡。

  考察组到达时,全乡干部已经整整齐齐地集中地会议室里等候。乡党委书记刘诚和许文东领着几位领导在路口恭迎考察组。刘诚可能已经接到了内部消息,将作为农业办公室主任的预备人选进行考察,脸上喜形于色,对考察组服务热情周到。对白云这样的农业县来说,中央和省市近年来农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下来,一是农业局,一是农办。在许多人眼里,农办是一个难得的肥缺。刘诚曾任政府办副主任,在苟政达看来,他属于自己人,钦点刘诚作为此职的考察人选。看到刘诚鞍前马后招呼,韩江林想起先前他找县长要求赴宁波挂职时,刘诚出了大力,不由得感慨世事无常,决定助一臂之力,促成刘诚出任此职。

  测评过后,韩江林找乡里几位主要领导谈话,摸干部的思想基础情况,了解乡里的发展思路,结合大地乡的情况再思考干部的构成和配备。因为是中期调整,韩江林向县委提出,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借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的领导干部配备,基本思路是,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每乡配备一名熟悉党务工作的副书记、配备一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副乡长,和一名熟悉农业工作的副乡长,提拔一名年轻、或非党的年轻女干部出任乡镇副职,作为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作为民族地区亦可作为省市甚至于全国人大代表的预备人选。干部培养工作要有前瞻性,韩江林觉得这个思路就有前瞻性,为抛出了这一思路并被县委接受,还自鸣得意了好一阵子。

  完成了与主要领导的谈话,韩江林叫刘诚给找了一间房,想躲在里面清清静静地看一会儿书,电话却不让他清静。不断有县直机关干部或与韩江林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与韩江林久不碰面,邀约晚上一起吃饭。不早不迟,偏偏这个时候请吃饭,醉翁之意不在酒,韩江林以下乡蹲点为由,婉拒他们的要求。拒绝一个又来一个,弄得他不胜其烦,最后干脆关掉手机。

  考察组完成了所有的工作要回城,刘诚强留考察组吃饭。李国胜说考察组有纪律,不能接受任何被考察单位和考察人的宴请。刘诚找到韩江林,说,乡下哪来什么宴请,不过是农家一点粗茶淡饭,村里的支书也想见见组织部长,请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这是一条韩江林无法拒绝的理由,夯实政治基础一直是韩江林解不开的心结,他可以拒绝县里的干部,却无法拒绝农村支书。韩江林说,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也是这次考察的目的之一,就借这次机会,考察组和农村党员一起开一个支部会,探讨探讨农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

  民以食为天,本来吃饭不需要理由,官场中的某些饭局需要理由才吃得心地踏实,韩江林为考察组接受宴请找到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人事无小事,人事调整往往牵动着干部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考察组不得不慎之以慎。尽管机构改革只是对县级机关,县委把乡镇纳入考察范畴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预备调整和提拔的对象,并借此对各乡镇工作进行系统的考察;二是通过考察发现人才。第四小组负责考察三个乡镇,原定三天时间,计划不如变化,除了大地乡比较顺利,其它两个乡在考察中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丹江乡的几位主要领导存在着借用扶贫款到县城购房的情况,文斗乡也存在干部大量借公款不还的情况,借款总额四十余万元。两个乡的会计和出纳对主要领导有意见,主动给考察组提供了详细的帐目。

  韩江林以为通过原来纪委调查自己在茶场的帐目,暴露出来的公款拖挪用情况,各乡镇的挪用公款情况得到了相应解决,没有想到得到解决的仅仅是南江镇,其它乡镇尽管也得到了县纪委关于清查和限期归还借挪用公款的文件通知,但没有领导具体抓这件事,也缺乏具体的整治措施,这项工作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南江拖挪用公款的解决只是个案,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检察机关和纪律等部门的政策来看,拖挪用公款只是手续问题。在韩江林看来,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对上级帮扶贫困地区扶贫款的挪用和长期占有对群众利益*裸的侵害,从性质上来说就是变相的贪污,从政治上来说,这样的干部是对党和人民利益的背叛。在和平建设时期,还有什么比侵害百姓利益更为性质恶劣的行为呢?但我们党、干部和群众,长期受到战争思想的侵蚀,受到政治路线的教育,把思想的动向、语言的偏激看得高过于一切,诸不知,任何政治思想最终都需要通过经济利益来体现,而不是靠语言等与民生利益相去甚远的东西来体现。

  事属重大,韩江林不敢以思想和价值取向对这种事件定性,通过有线电话找到在高坡乡的屠书记,请示如何处置这类事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    水清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屠晋平听完韩江林的汇报说出的第一句话,传统政治学给官员的经典教导是四字金言,说到这里,屠晋平故弄玄虚,停顿了一下。

  韩江林静听屠晋平说出四字金言,屠晋平故意吊韩江林的味口,一字一顿地说,升官发财。

  从屠晋平的语态来看,隐居高坡乡一个星期,他精神放松,心情很好。韩江林知道屠晋平此时正春宵苦短。以杨卉为组长的农村税惠改革试点工作队也在高坡乡,杨卉还两次打电话给韩江林,名义上问好,实则探问考察情况。看得出杨卉还是有自知之明,对能否出任财政局长心中并没有底。屠晋平和韩江林两人对这件事进行了精心谋划,由韩江林的第四小组考察财政局和杨卉,基本上可以做到万无一失。韩江林曾经私下权衡再三,排除了杨卉和屠晋平的特殊关系,以个人素质和能力,从目前县委掌握的财政局后备干部来排队,杨卉都是不二的人选。这层关系反而影响了杨卉的形象,影响了外界对她的评价,甚至最终有可能影响她的政治前程。

  一想到杨卉*横陈只是为了他出任组织部长,韩江林就隐隐不安,深怀歉疚。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具有双面性,谋取利益的任何努力都是双刃剑。自己出任组织部长虽然经过兰晓诗的精心策划,在别人看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静夜人深之时,韩江林总是怅然若失,心想:如果他仕途不得意,而是和兰晓诗一起精心打拼生意,兰晓诗的公司不至于被兼并,他和晓诗就会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得失寸心知”,古人可谓深谙生活哲学。

  韩江林觉得这位铁腕书记内心在悄然不觉地发生变化。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地获取政治上的前途,开始注重起经济利益,甚至极有可能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官场中的绝大部分*与建筑有关。原来屠晋平只把握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握建筑风格,现在,屠晋平对白云建筑的每一个项目,从图纸设计,到建筑商的选择都一一作出具体的指示。如果不称意,屠晋平甚至直接否决一个工程项目。任何行为都与一定的利益相关连,韩江林觉得屠晋平的这些异常行为,并非单纯的行政和领导行为。屠晋平的四字金言暴露了他内心的这种转化,暴露了价值的取舍,韩江林不置可否。对于自负的人来说,谁越反对他,他会在牛角尖上行得越远。对屠晋平的自负,韩江林越来越多地选择沉默以对。在一个有自知自明的人来看,他人的沉默是对自己的否定,对于自负的人来说,他人的沉默就是顺从。屠晋平自视为韩江林的导师,滔滔不绝的教导自己培养的这位后辈。半个小时的大道理,只表达了一个意思,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使用有缺陷的人更容易稳固地位从而获得领导权,更容易获得威信。

  屠晋平最后说,干部考察组只负责考察干部,不负责调查和处理干部。唠唠叨叨一番大道理只有这一句点到了问题的实质。

  韩江林说,我们把调查了解的情况向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由他们出面了解情况。

  屠晋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属地出现混乱,更不希望部下出事,以教导的口气说,原来纪委下过这方面的文件,说明审计、纪委对这方面的情况是掌握的,查不查、处不处理这种情况,他们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你考察好干部就成了。

  我考察的对象如果带着问题,我怎么下考察结论?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韩江林心想,窝了一肚子火又不好表露出来,自嘲一句,放心,屠书记,各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