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才律师 >

第293部分

天才律师-第293部分

小说: 天才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真实性。”

法官当即批准,被告方倒也不惧,当然底片是不会有了,现在出去都是背着数码相机的,当即提交源件上来,因为相片和源件上都有日期,因此也不存在造假。

书记员把被告方拿出来的记忆卡,插到电脑里,然后用投影仪放出来——这个记忆卡是重要的物证,当然不会轻易交到原告手,件放出来就可以了。李海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看到一半,他已经有了主意,这些证据,无论如何要灭掉!所谓的灭掉,不是说毁灭证据,而是要法庭不认可其作为证据的合法性。

单纯质疑很难起到效果,就算这些证据不能落实两原告之间的拉拉关系,也足以为被告的报道提供佐证了。所以李海只有釜底抽薪,他起身道:“请问原告,这些照片是哪位记者拍摄的,是在哪里拍摄的,什么时候?”

这种问题,被告方早有准备,黄记者当即站起来,先是狠狠瞪了李海一眼,才道:“是我们杂志社已故的赵记者所拍摄的,他已经在几个月前在云南不幸身亡,具体的情况,我想李律师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吧。”

李海这下更加庆幸,自己果断请法官把旁听席上的记者们都给赶出去了,敢情拍这照片的就是上次在云南,被王豹的杀手干掉的那个记者啊。这种事情要是被记者捕风捉影地一写,那本方就又是一头烂事了。

不过现在么,他就不在乎了,很是淡定地先表示了一下遗憾,然后便道:“也就是说,被告方已经不能提供第一手证据,证明资料的来源了?”

黄记者义愤填膺,戟指大骂:“李律师,你还有人性吗?赵记者不幸去世,你难辞其咎,现在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你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丁丽暗自皱眉,这种话说出来倒是很解气很爽,可只要是搞法律的人都心里有数,感情因素这种东西,你可以潜移默化,却不能拿出来当个道理讲。

果然,李海继续表示淡定:“对不起,我很不理解黄记者的逻辑,难道我身为律师,代理人,在法庭上的讲话应该是发自内心本于情感,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吗?你以为我们法律工作者,都象你们记者一样可以随便乱写乱煽情吗?”一炮轰过,眼看丁丽跳起来就要抗议了,他马上转向法官大声道歉:“对不起,尊敬的法官,我说错话了,我只能说我们法律工作者是律和讲理性的,至于记者们的报道讲不律,讲不讲理性,这不是我应该评论的事情,我收回刚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请法官原谅我。”

“本法官接受你的道歉,请原告代理律师注意言辞。”法官很痛快地接受了,其实他哪怕没有事先被打过招呼,对于李海刚才发言也是感同身受。在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律工作者看来,现在的媒体报道简直就是毫无法律观念可言,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关注,怎么乱写都可以,挥舞着公众知情权的大棒到处乱砸,却难得有一篇报道能冷静地反应事实及事实的全部——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记者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胡编乱造,而仅仅是有选择性有偏重性地进行报道,就足以误导观众和读者了。

丁丽悻悻地坐下去,心里有种很不祥的感觉,庭审的节奏,好像已经被李海抓了过去,糟糕的是,按照法庭程序,原告现在只是在质证,问问题的主动权都在原告手,她无法抢回主动。好在,质证并不是辩论,发挥余地有限,丁丽狠狠地在心里想,难不成你还能把这些证据扫进垃圾堆,当不存在?

李海打的,还就是这个主意!先前他还只是在东拉西扯地找突破口,现在听说原摄影者已经死了,那可就要借题发挥了。心里对着那位在云南枉死的赵记者说了声抱歉,其实你拍的是事实,不过我只能是昧着良心说话了!

他指着投影仪上的件,道:“尊敬的法官,正如我所指出的,由于原拍摄人的不幸,现在被告方已经无法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来源,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当有不少件,都是经过编辑的,这一点,有件属性里的最后修改日期可以为证。这就足以说明,这些件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黄记者更加愤慨,大声道:“你不懂就不要乱说,谁家做新闻的,图片拿回来不修一下?”况且那些件都是复制过,才进行修改的,源件尚在,你怎么就不说了呢?——这话,是他后面想说的,一旦说出来,李海倒也不好反驳。

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记者,不是律师,一开口的时候没说到重点,没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李海已经抓住时机,切进去,对于辩论社的选手来说,逼迫对手断章取义,这本来就是必须具备的技巧之一:“黄记者,你的意思就是说,你承认你们对于这些照片,都经过编辑了?尊敬的法官,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的规定,象这样经过编辑修改的证据,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我仅请求法官,不认可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不认可其作为本案的证据。”

丁丽一听就知道坏菜了,黄记者这话被李海抓住了痛脚了!她赶忙起来补救,可是法官都已经被王家打好招呼,就等着找机会给原告方判点球呢,哪能错过这种黄金机会?马上点头,冠冕堂皇地道:“鉴于被告已经承认,其证据经过编辑和修改,本庭现在宣布,其不足以证明本案事实,本庭不予以认可其证据效力。”

黄记者大怒,记者脾气发作,指着法官就叫骂起来:“你是什么法官,贪赃枉法,明显偏向原告!我要曝光你的丑恶嘴脸!”他原本也不是这么鲁莽的人,只可惜在之江就吃过李海的大亏,怀恨在心,现在被李海又坑了一把,还是联手法官给坑的,这怒气被撩拨起来,一时按捺不住。

法官立马就变脸了,岂能容你在庭上这样大放厥词?把脸一沉,喝道:“被告故意扰乱法庭秩序,本庭现在警告一次,如果再犯,将赶出法庭。”话音刚落,法警很称职地冲过来,对着黄记者虎视眈眈,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撵人之势。

黄记者气得脸色涨红,堂堂无冕之王,几时受过这样的恶气?有道是君子不吃眼前亏,他愤愤地坐下来,打定主意要写章揭露这法官的嘴脸。丁丽却是咬牙切齿,心说真是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啊!大好的形势,就被你一句话给毁了!你这家伙要是再不闭嘴,我们恐怕连说话都不好说了!

她也有点后悔,自己小看了李海,本以为这小子年纪轻轻还在实习,不会有多厉害,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出来抢过对话的权利,让黄记者被他抓住了破绽,导致一场大败。要是她自己的话,就算法官想要偏向,也不会露出这样的破绽来。至于法官的倾向性,她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倒是没怎么在意,这场官司本来就没想着要赢,只是利用这个机会扩大一下影响力而已。

而原告这边,虽然碍于法庭秩序,没有怎么欢庆,不过一个个都是喜上眉梢,谁都没想到,原告那边这么有力的证据,竟然就被李海这么三言两语给否决了!就算是表现很酷的蓝映真,都淡定不能了,她挨着朱莎,轻声问道:“朱律师,为什么这证据显然是真实的,法庭却不予采纳?”

朱莎笑着答道:“是这样的,证据的效力有所区别,刚才那位记者说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他们对于证据进行了修改。从法律上来说,不论你做了什么样的修改,这都已经改变了原始证据,其效力马上下降,成为第二手证据,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没有周边的证据,证明其真实性,那么法庭就不能单独将其作为有效合法的证据,来证明本案的事实。简单地说,只有原始的第一手证据,才能够单独证明案件的事实。”

蓝映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偷偷瞥了李海一眼,心里甜丝丝的,忍不住隔着朱莎对李海笑了笑:“李律师,你好厉害啊,我看你简直是法庭超人呢!”一边说,一边给了李海一个含意很丰富的笑容。

李海当即丹田发热,这超人俩字的内涵,可是很特别的!不禁牙痒痒地想,你个真真,竟然敢当众调戏我,看我晚上不收拾你!

第三百六十三章美女如云

严格说起来,李海用这种手段否定了这些证据,确实不大光彩。不过,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这照片上的两个女人,可都是他的女人,难道自己要为了所谓的法律公平,而坐视她们俩近乎全光的照片,被曝光于天下吗?哪个男人能容忍!

当记者们再度被请进旁听席的时候,无不失望万分,期待已久的猛料,竟然被法庭拒绝承认为有效证据了!看着同行黄记者的愤怒,倒是有些记者心有戚戚焉,很想事后帮着曝光一下,不过有那懂得法律知识的记者同行,就暗提醒,你们不要随心所欲乱搞,这些东西,没上过法庭,你可以随便写都没事,但是既然法庭都认定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了,那你再拿出来报道的话,就必须写清楚这一点,否则华美公司再告你,就是一告一个准了!

当然,这也只能吓退比较正规的媒体,那些小报小周刊是不管的,被你告垮了,大不了换个招牌再开张就是了。但无论如何,今天这个猛料是别想弄到手,登出去了,遗憾啊!南国旭日平时牛哄哄的,这关键时刻就不给力了,废柴!

黄记者听着旁听席上的议论,气得差点要吐血,只觉得下面的椅子上好像长了针一样,戳得他坐立不安,要不是旁边的法警还在盯着他,他都想转身去痛斥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了。

这一关既然过去了,下面这个庭审就基本上一马平川了,丁丽也仅仅是在赔偿数额的计算上抵抗了一下,怎奈李海提出来的新计算模型相当之牛叉,几个完全不相干的参数一填,就能计算出最终的数目来,其有效xing事先已经得到了验证,怎么抵抗也无济于事——最令人郁闷的是,还是她自己给李海的模型做了验证!

到了下午四点钟,这个原定审理两天的案子,就走到了尾声。按照国内的规定,作出判决之前,法官通常会询问双方,是否接受调解——所谓的调解,有些人认为就是和稀泥,也有人认为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审判方式,在务实地解决纠纷,节省司法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海在课堂上,就曾经听老师说起过,有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出现了很滑稽的情形,前面庭审的程序,双方律师打得火星四溅,都快红眼了,结果到了调解环节,原告和被告彼此一聊,反而聊出一桩新的大生意来,然后直接就表示接受调解,违约金啥的都不要了,搞得两边律师好生尴尬。

不过,现在红眼的不是双方律师,而是被告,那就很难了。法官只是循例提了一下:“原告是否愿意接受调解?”朱莎看了看自己的委托人,便点头表示愿意接受,反正不就是谈谈条件么,本方形势大好,筹码多多,大可以谈谈。

被告那边,黄记者当然是一口咬定不肯接受调解的,不过另外一个记者却对他很有意见,尤其是当丁丽告诉他们,如果不接受调解,按照现在的庭审结论,他们杂志社很可能要承担数百万的赔偿时,这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记者当时就炸了:“老黄,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成与不成,谈谈总没什么,你要是执意不行,那这责任可就你一个人承担,回去见到领导,我就这么说。”

黄记者马上就怂了,他本来就犯了错,哪怕是法官偏心吧,可他心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