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落花之梦 >

第86部分

落花之梦-第86部分

小说: 落花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样子,这两位干部干活是要和咱们玩命,你回去知道金根姬和全大玉,让她们中午送饭到工地,咱们不回去了。如果咱们再跑回去吃饭,那多没有面子。”

    那民工听到这话,点点头,然后撒腿就跑向堤坝,翻过堤坝没有停脚步,又朝大队食堂跑去。

    中午十分,金根姬挑着饭菜,全大玉一只胳膊挎着一蓝子大馍,另一只胳膊挎着一蓝子碗筷,两个人一前一后出现在工地上。民工们忙不急洗手,本能的将双手在双膝的裤腿上擦上一遍,舀起大碗就装饭。

    当时是,大白菜烧着肥八瘦二的肉块,外加粉丝抄豆芽,烧的小米稀饭,每人一个熟鸡蛋,大白馍蒸得多,尽管吃。但民工们吃饭时没有话的,吃的喝的津津有味。可后来才觉得不对劲,发现公社下来的两名干部都不见了。

    民工们在工地上,到处找那两名干部,在一处沙坑下,见到两名干部。两人蹲在坑底下正在吃饭,俩人吃的是自备的干粮。几名民工们把这一男一女从沙坑托上来。可是,那两位干部坚决不到民工中去吃饭,他们:

    “我们是党的干部,是预备党员,来到民工中劳动都是有补助的,不需要麻烦你们,我们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那就吃一碗汤吧”金根姬,“喝口热汤暖一暖身子,俺去给你们端来!你们来帮我们干活,一定要吃饱的。”

    “老模同志,不需要了,”那位女同志,“我们俩带的都有暖水壶,已经喝好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最后时机二
    在裸湖工地的南坝上,有一处醒目位置,是民工们用沙礓沾石灰浆,磊砌出一幅大型的白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事业而奋斗!”还有“安灌河工程胜利结束,欢迎领导验收。”右下方是“怀远县治淮总队十一支队”

    接近旁晚时,金根姬缓缓来到工地上,这是她自从到来安灌河工地上,最轻松的一天。她来到人群中,她看到的裸湖已经不是裸湖了,全是一马平川的土地,见不到裸湖的轮廓,好象是淘气捣蛋的裸湖被制服了,也走上了正道,盖上厚厚的两和土,穿上了“服装”。

    而这一遍五、六百亩的土地,在农民的眼中就是一遍农田,那是肥沃的上等良田。而现在裸湖上面,仍有许多劳动的民工挥掀铲土,也有许多运土的车辆,在那跑来跑去。

    金根姬看到这里的变化,有点不敢相认——安灌河上的裸湖,一块熟悉而陌生的地方。她慢慢地闭上双眼,顿时产生许多的遐想,一块上等良田,一个村庄,有一群劳动的农民,她又联想到了丰收的玉米、小麦和大豆……让人流连忘返。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在对她:

    “老模嫂子,你是不是也想留在这里呢?”

    金根姬回过头来,看到走在眼前的是全大玉,她拉着全大玉的手:

    “看到这一遍良田,俺心里真舒服,政府真是指挥有方,变水灾为水利……唉!在这劳动四三年了,俺真不想回去了,当了一辈子农民还是对土地有感情的……俺的是实话。”

    金根姬只是随便,而确引全大玉的伤感,她低下头来,又看一看远方。唉声叹气的

    “大玉妹子,你好象有心事?”金根姬问。

    “俺没有心事,就是舍不得这块土地。”全大玉。

    “别瞒我了,我有没有心事,我是能看出来的。”

    全大玉上前走了几步,看看眼前的土地,又看看远方,然后,语重心长地道:

    “灌河工程快要结束了——不到半个月。结束后俺不回家了,俺一家老小都搬过来,就留在这块土地上……安家落户了——这块土地太好了,就象是俺们生下的白胖小子,舍不得仍在这,也不会不管不问……”

    金根姬吃惊地看她一眼。而全大玉仍是不知所措地又向前走了几步,并向四周张望了一下。接下来,她又道:

    “你知道俺大徐家人多地少,是个穷地方,不养人。听宋学友过,这里工程结束后就要开荒种地了……金嫂子你也留下吧!到工地管理处报名就行,咱姊妹在这里也有个伴,互相也可以照应一下,哪该是多好的事情呀!。”

    奇怪的很,金根姬却显得很尴尬。可是全大玉用专注的眼神注视着她,后来,她道:

    “大玉妹子,俺是想留下的,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可是,可是俺是郭刚集公社供销的职工,属安灌河工地上借调的,俺要回原单位上班的,俺不能搞资本主义自由化,一举一动都要听党的话,听领导的话。”

    两个站在裸湖上一直站着,谈了许多知心话,一直到那台铲土拖拉机在工地上转了几圈子之后,远远的从这里离去——收工的时间已经到了。她们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到食堂中。金根姬没有多想,她认为全大玉只是而已,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她已经舀定主意了。

    在工地上民工们都是从事超强的体力劳动,突然一下子停下来之后,总感到空虚,就是有点闲不住,但正处在工程验收期间,民工们必须停下来。他们一天天在等待工程验收。此时,大家想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人们只顾劳动,确很少能看到称心如意的娱乐节目。

    几十架大喇叭杆子竖在安灌河两岸,每天放着通讯报道,或者是些革命战斗歌曲,还有重复播放自编自演的文艺,如表演唱八句顺口溜,对口词和三句半都是一些形势和内容陈旧,枯燥无味的节目。

    这种节目,每日在民工耳朵中都听上十几遍了,大喇叭里的演员不累,安灌河的民工们可全都听累了。

    民工们成群结队的,向南边的无人区走去,那里是可以听是到大喇叭的声音,但是音量很小,可以静静地躺一会儿,民工们只要一躺倒后,就懒得动弹了。他们趴在堤坝上晒太阳或者笑话什么的,度日如年,一天天等,而那些累急了的民工们,没乐子从哪去寻找乐子呢?

    堤坝上南北横跨一架钢丝吊桥,仅供行人通过。这时候,要是看一位漂亮的妇女,一手摸着挺着怀孕的大肚子,另一只手提着竹蓝子,从那架吊桥上走过。其实,自古以来女人从桥上过,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民工们突然站起来,眼瞅着瞅着就嗷嗷嗷地哄喊,怀孕的妇女楞子,不知所措,站在桥上没动,安灌河两岸的民工仍不停哄喊,她看到有一大部分人,把胳膊高高举起来,一跳高一跳高地哄喊着。……女人开始蛮骂,但无济于事,后来也就不蛮骂了,直到被民工们哄喊声中通过吊桥,她手捂着脸走到桥墩,走下堤坝那边。

    而那些哄笑的民工没有停止,他们带有极大的传染性,一个大队传染了十个大队,十个大队再传染,河上河下民工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后边的不知怎么地跟着起哄,此起彼伏。然后,全是满河的哄笑声……

    因为,女人们天天从钢丝吊桥上通过,安灌河两岸的民工们天天都有是不停哄喊着,所以,民工们总能找到乐子,总能亲眼见到真实生动地美丽——这就是民工们的快乐。他们以此缓解心中的压力,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在安灌河工程全部结束那天,怀远县罗庄段工地入淮处向安灌河开闸放水,滚滚地淮河灌满安灌河,与淮河水面持平,无一处泄露。

    安灌河工程质量圆满达标。
第一百九十九章、俺也有罪一
    应当,女人们都是爱美的人,当然乡间的劳动妇女也不是例外,喜欢健壮朴素的美,不象城市中的女人们,喜欢时尚服装,那样性感,那样暴露。

    早晨吃过饭,金根姬和全大玉在食堂后面的小河边去,她们不是去游玩,可在这万物刚刚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她们可以找到春的气息。小河中有小鱼,有清澈的河水,也有水中的杂草,还有温暖的阳光。

    两个女人主要是到那一条小河下边去洗衣服。

    但不可否认,她们也有游玩的意思在里面。因为大家都闲着,做饭和吃饭也没有以前紧张。出去玩一玩,似乎也能找到美,也可以找到回家的感觉。

    将到中午的时候,金根姬和全大玉两个人,每人挎着一蓝子洗清的衣服,从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回来。一路上笑笑,径直向食堂走去,她们的心情十分的舒畅。在朦胧之中,在不经意间,发现食堂附近站着一个男人,那人一时在聚精会神地思索着,一时来回度着脚步东张西望着——肯定是有什么急事情再找她们。

    两个女人便开始扭着屁股蛋子,快步向食堂方向走去。当她们走近时,才看发现站着的人是公社副书记宋学友。

    宋学友到来到郭刚集大队食堂等候多时了。

    他是是等待金根姬,向她送传达郭刚集公社对她的处理决定,可来到食堂中不见人影。他舀着那份决定书,如同提着沉甸甸的沙袋,在食堂周围等待着,弄得自己疲乏不堪。

    宋学友给一个农民送达处理决定书,这还是第一次。

    仅仅为了金根姬是治淮劳模,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先进个人,他觉得有必要亲自把这份处理决定书交给她;仅仅为了金根姬是治淮劳模,做过慰安妇,当过新四军,又是朝鲜籍人,他觉得有必要向她解释清楚。

    宋学友看过,他看了好多遍,这份决定书是郭刚集公社领导班子决定的。……他没能参加会议,可他表示反对和愤怒,但不得不服从上级的决定。

    两个女人接近他时,那位工程管理处的指挥正向她们走来。他变得瘦多了,脸上长满了胡须,但她们不知道昨天夜里他一休没睡觉。金根姬和全大玉简直一下子都没有认出他来

    “看!咱们的两位工地上的积极分子,今天上午好清闲哟!”宋学友笑着到。

    “宋大指挥,这工程结束了,俺不能放松放松吗?”全大玉。“你今天是啥事情,突然大驾光临,事先也不打声招乎呢?”

    “是的,咱们公社提前完成修河任务,也该放松放松了……等开罢表彰大会后,咱们就可以返回家乡去。”后来,他对全大玉小声道,“我找金根姬一件事情,想和她单独谈谈……”

    “好呀!你们谈吧,老模嫂子,我先走了。”全大玉道。

    全大玉着把金根姬挎着的竹蓝子接过来,然后向宋学友点头示意一下,就迅速走开了。

    宋学友把金根姬叫到裸湖下面的树森子里,树森子不远就在路边上,那里面地上都有是泥水和雪水,没有什么可坐的地方,比较偏僻,正是谈心的好地方。俩人只好站着走着,宋学友道:

    “金根姬同志,咱们民工快要返回家乡了,你回到家乡后,还有什么想法呀!”

    金根姬的脸总有一派乐天的神情——表示她那知足常乐的气质和冷静深思的性格,那一派冷静并不严肃,而是轻松。这使她显得有些超然物外,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者对眼前的一些事情泰然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